dmtc Weekly Report: 7月 2011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PTC Technology Forum-2011台灣區用戶大會 活動議程大綱

活動議程大綱

上午議程
時間 主題 / 內容
08:50-09:10 貴賓報到
09:10-09:30 致歡迎詞
09:30-10:00 PTC 產品策略及願景
10:00-10:30 掌握全球產品發展創造商業優勢
10:30-10:45 Break
10:45-11:10 Creo 1.0 產品發表
11:10-11:35 Windchill 10 產品發表
11:35-12:00 白金夥伴演講 - Microsoft
12:00-13:00 精緻午餐
下午專題演討會議程
時間 Track A Track B Track C 實機體驗課程
(報名請參考備註)
13:00-13:45 參數建模方式前十大創新進步(上) 產品配置生命週期管理最佳典範 Leverag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o Deliver Interactive Service Part Information

13:30-14:15
CREO
13:45-14:10 參數建模方式前十大創新進步(下) 金級夥伴演講 -歐亞科技: (Elements/Direct) PLM 趨勢  
14:10-14:55 參數建模與直接建之混搭設計 Associative EBOM/MBOM and Integral Engineering to Manufacturing Change Propagation Best Practices RELEX 2011 介紹  
14:55-15:10 Break
14:45-15:30
BPA
15:10-15:35 如何為您專案建立兼具效率與效能的設計審核 銀級夥伴演講–Cadence 銀級夥伴演講(邀約中)  
15:35-16:15 機電設計整合 客戶專題演講(邀約中) RD產品開發系統核心解決方案 (Intralink效益延伸方案)  
16:15-17:00 台科大林清安教授 演講 日本高科技產業PLM經驗分享 a.有效做好產品組合及計畫管理
b.評估產品效能/風險,產品開發過程中制定最佳決策

16:15-17:00
WC 10
17:00-17:10 幸運抽獎

備註: 「實機體驗課程」因座位有限,每堂僅限制30人且需事前報名。報名請e-mail至yutang@ptc.com,並註明公司/部門/職稱/連絡電話電子郵件/PTC產品使用經驗。PTC將保留審核上課資格權利。

講 者

Eric Speciel
Vice President of Asia-Pacific Technical-Sales, PTC

Mr. Speciel is currently responsible for PTC’s Greater China, Korea, Taiwan and Japan technical sales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This role combines industry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with client-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o drive PTC’s success in Asia-Pacific growth markets. Mr. Speciel has 17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career assignments in Canada, US, Japan, France, and China. He joined PTC’s US division in 1998 to lead consulting engagements focused on functional simulation for the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industry. In 2003 he was assigned to lead PTC’s Japan division Process Consulting practice with a focus on modular product architectur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 He then got assigned to lead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PTC’s Aerospace group in Europe, an assignment which culminated in a major win for PTC at EADS in 2008.
Mr Speciel began his career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as a mechanical engineer for CAE Electronics in Montreal, Canada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flight simulators and space control systems hardware. Mr. Speciel holds Master’s and Bachelor’s degre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oth from 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and Executive Business Education from Harvard and INSEAD.

Sandy Joung
PTC資深產品行銷總監
Sandy Joung 女士現任PTC公司資深產品行銷總監,她負責PTC旗下產品Creo設計與視覺化產品線之產品行銷,包括Creo Elements/ Pro(先前Pro/ENGINEER) ,Creo Elements/Direct(先前CoCreate)以及Creo Elements/View(先前ProductView)。

Sandy擁有在大型及中小型企業工作的豐富經驗,行業涵蓋無線、光學網路、半導體、軟體及零組件領域。在加入PTC以前,她任職於思科公司擔任網路產品和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經理,主要負責下一代網路存取路由器和網路管理軟體的研發工作。另外,Sandy Joung女士曾在摩托羅拉公司和英特爾公司負責半導體製程與封裝、技術轉移及製造等多項工作。

Sandy撰寫過許多白皮書和深度文章,例如闡述品質標準的執行情況、工程應用中的最佳實踐以及和產品行銷的現狀。她曾出席以技術為主題的一系列會議,參與討論產品發表、全球產品開發和管理等相關問題。

Sandy Joung女士曾在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理科學士學位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設計專業的碩士學位。

Satoshi Goto
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PTC Japan
Mr. Goto joined PTC in 1998 by PTC’s acquisition of Nihon Computervision Corporation where he had served. He worked for numbers of PLM technical proposals as a Windchill application engineer and then served as PLM product marketing director for Asia Pacific region to lead Windchill localization projects as a member of R&D, HQ.

Currently he serves as 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business advisories on business restructure and computerization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e promotes PLM strategies, planning and introduction to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such as High-Tech, Automobile, Industrial, Apparel industries. He participates in business-academia joint projects. He also serves as a trainer for PLM solution education internally.

Prior to joining PTC, Mr. Goto had worked at Nihon Computervision since 1989 as an application engineer to promote 3D CAD/CAM system technologies, and later served as a PDM consultant for projects to introduce 3D design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to automaker suppliers. Before joining Nihon Computervision, he worked for Tekken Construction as a structural analysis engineer for tunnels, dams and railways. He was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ed for construction industry.

Mr. Goto is a core member of an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IT systems at Tokyo University’s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study group. In addition, Mr. Goto regularly delivers speeches on PLM to promote the subject. He also lectures on PLM at universities.

Han Tiong Law
Asia Director of Manufacturing & Resources, Microsoft
Han Tiong is part of Microsoft WW Manufacturing and Resource sector team as the Asia Director Of Manufacturing & Resources. He is responsible for driving industries though leadership, solution strateg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and engagement efforts in Asia.

Han Tiong brings over 24 years Industrial Sector experience in business development, solution sales, and consulting. A respected professional in operational strategy, enterprise-wid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 packaged implementation, and outsourcing.

As part of his working experiences, Han Tiong spent over a decade in the role of a transformational agen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d growth as well globalization phases of Asia Giants. He has led various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s including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uman resource, Finance,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verseas strategy development, global ERP, as well as real time pla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Mike Swienton , C.I.D.
Sr. Staff Sales AE/Architect, Cadence

Have been with Cadence for 23+ years

Cover all SPB products and Logic Verification (Simulation- Verilog/VHDL) Degreed EE in Digital System Design ASIC and Board Design prior to joining Cadence.

For the past 6 years Mr. Swienton focused on World Wide adoption of All Cadenc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ADW and PLM interfacing.

林清安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
林清安教授的專長為3D幾何,發表了30餘篇學術期刊論文,199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即專精於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應用及研發,歷年來從事約1,500萬人民幣的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相關研究計劃,先後完成了50本以上的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專書,發行於大中國地區,現為台灣多家大型企業的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高級顧問。在台灣地區的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人才培訓方面,每年對台灣業界開授15門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人才培訓課程,每年培訓約500名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工程師以及50名大專院校Creo Elements/Pro(前Pro/ENGINEER)種子教師。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順境與逆境的努力


下雨不一定打雷, 打雷不一定下雨; 下雨又打雷, 不一定下大雨; 下雨不打雷, 不一定是小雨. 同理可證: 人生的順境不一定賺大錢, 人生的逆境, 也不一定是缺錢.

 

缺錢的人生, 不一定在逆境 (順定不見得不缺錢)

賺錢的人生, 不一定在順境 (逆境不見得不賺錢)

 

這幾句話的辯證邏輯 (我自己這樣的認定) 只是個說話的藝術和方法而已, 但不論你是處在人生的順境或是逆境當中, 要做的一件事情, 並且, 是件一定要做的事情, 是學習. 逆境當中一定得學習, 順境更不能因為玩樂, 忘了學習, 如果人在黃金歲月當中 (20~30) 因為玩樂而忘記了學習的人, 往往多半都必須使用下半輩子學習 努力這兩個字, 該怎麼定義!

 

在你的人生當中 你何時知道自己快要被後浪給推了你這前浪呢? 我想, 大概是黃金歲月的中間與後期, 多半 25~27 歲的過程, 或者過了三十歲的前後, 那時的你, 慢慢的感覺到生活的壓力變大了, 如果結婚了, 那更是強烈一些, 出去玩你會覺得很累, 見到了新的事物不再感覺有趣, 對於工作的未來沒有期待, 沒有找到人生的目標, 也不喜歡運動了, 腰圍與體重也漸漸的加大了, 體力也變差了, 早晨也爬不起床了, 放假就睡覺一整天,…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其中幾項, 不需要全部都有, 你幾乎可以被定義成 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基本條件的人選, 等著準備要被淘汰了, 不要不信邪, 因為現在的 “M 型化社會, 也許剛出社會的妳, 本來是在平均值的中間, 後來因為前述的這些狀況, 慢慢的, 你被推向了比較差的那端, 而你並不覺得, 也不自知, 等到感覺到了, 已經快要來不及了, 這就好像水煮青蛙的故事情節一樣, …

 

進修與學習, 絕對是提升自己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也許, 許多的人在選擇工作職種的求職過程當中, 被最多人選重的就是 "設計" 的工作, 我想, 原因不外是: 工作環境佳, 待遇優, 等條件, 但是殊不知這個工作的必要工作態度就是「抱持學習態度」去努力的工作, 在工作當中努力學習, 沒有例外, 新書, 新知識, 新訊息, 研討會, 展覽, 測試方法, 新材料, 新做法, 新軟體, 都是要學習的目標, 只是我們非常的容易習慣「安逸」並且, 厭惡變動或者改變, 才會失去競爭能力, 個人是如此, 企業公司也是如此!

 

競爭和世代交替的淘汰, 是不等人, 也不看時機好壞的, 這是個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的問題, 與演進的過程, 剛好「學習」是相反的藥方, 因為藥效相反, 不用等時機不用等人, 想改變現狀的人, 不用抱怨時機的好與不好, 也不必在意羨慕別人的收入與表現, 你得在意的只有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然也不會是你的銀行存款, 卻是「學習績效」這個看不見東西的重要事情, 這件事情, 讓你擁有多少與別人競爭的能力 和勇於面對競爭而不害怕的勇氣。

 

McCoy 2011_0724 08:10

in TCH MOS BURGER

透視好站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Nothing

Nothing
來源:網路流傳
二○○四年底,在企業界上班了十年之後,我辭去工作,到美國旅行。到美國當然要講英文,一路上我最常用的一個字是:「Nothing」。
臨走前跟台灣的朋友告別,很多人都驚訝念MBA、一向喜歡忙碌的我竟然辭掉工作。觀念保守的媽媽憂心地看著我:「那你豈不是失業了嗎?還有心情去度假?還不趕快去找工作!」獵人頭公司打電話來:「你對哪個產業有興趣?走之前要不要見個面,讓我們為你重新做生涯規畫?」老友們也傳簡訊來:「那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對於這些問題,我的答案都是:「Nothing」。
我來到母校,位於舊金山旁一個小鎮的史丹佛大學。史丹佛像一個森林公園,到處都是草地、樹木、松鼠、麋鹿。我住在森林中的招待所。早上起來,打電話問候東岸的朋友。
「你打算待多久?」
「不確定。」
「在史丹佛做什麼?」
「Nothing。」
「怎麼可能Nothing?你一定有做Something!」
「我想想看……昨天早上六點起來……」
「麼那麼早起?度假不是應該睡到自然醒嗎?」
「我六點就自然醒過來了啊!為什麼自然醒一定要到下午兩點?」
「我不知道你這麼早起是幸運還是不幸……,然後呢?」
「然後我去樹林�跑步,用力吸很多空氣。回來後洗澡,看晨間新聞。然後開車到樹林深處,看到一大片草原上有一棵孤立的樹。下午到以前讀過的商學院,進教室旁聽財務課程,跟同學一起拿講義,認真算老師丟出來的習題。然後在校園裡走一走,看看布告欄的廣告。後來在書店買了幾件史丹佛的衣服,送給台灣的朋友。晚上跟以前的朋友吃飯,回來就九點多了。回家後打開電視,看看美國最近紅的節目。睡前把白天買的書和報紙看一看,一天就結束了。」
朋友問:「既然在度假,為什麼要去上課?」
「我不是在度假。」
「既然來上課,怎麼可以到處去玩呢?」
「我好像也不是來上課的……。」
「那你在做什麼?沉澱嗎?」
「我又不是烏龍茶。」
「那是思考人生未來的方向嘍?」
「沒那麼嚴重啦!」
「你到底在做什麼嘛?」
我說:「Nothing」。
我三十七歲,在事業和人生上,都到了可以開始尊敬和享受「Nothing」的時候。
從小到大,生活的目的、奮鬥的方向,都是一個可以明確定義的「Something」。國中時要考高中、高中時要考大學、畢業後要找工作、工作後要升遷。我們衝鋒陷陣,卻很少問自己,追求的Something是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社會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們的自信,當我們處於「待業」狀態時,也不好意思承認,還必須勉強編出一些堂而皇之的道理,比如說:「喔,我想歸零,休息一下,出國充充電,整理一下思緒,規畫未來的路。」很少人敢大聲地說:「我不是在休息,也不是在沉澱。我就是無業游民,我做Nothing!」
忙於Something的朋友,沒空跟我吃飯。我和另一位比我資深的「Nothing」同學見面。他在網路狂飆時狠狠撈了一票,四十歲宣告退休。我們沒時間吃飯,只喝咖啡,因為他第二天一早自願到斯里蘭卡救災。
「這是我兩年來第一次做的Something。當長久都做Nothing時,突然做起Something,而且是自願的、有意義的Something,我覺得好快樂!」 
我很少聽到在台北上班的朋友說:「我覺得好快樂!」
我當然不像我的同學那樣有本錢做Nothing。我甚至懷疑他在網路狂飆時撈的那一票,就是我在網路泡沫化後賠的那一票!我單身還好,如果要養家,就更不可能做Nothing了。但退一步想:工作到四十歲,總有一些積蓄吧。如果願意過簡單生活,Nothing維持幾個月應該不是問題。除非你事事要求五星級,或是坐擁金山卻還要為二十年後退休做打算,那就真的不適合Nothing。我做Nothing的幾天,最貴的單筆消費是9.75美元的電影票。爆米花只敢買小包,意思意思就好。但只要電影好,散場後一樣快樂。於是我發現:由奢返儉,其實沒有那麼難。
回招待所後我打開電腦,視窗在跑的一分鐘,一隻做Nothing的鹿跑到我的窗前。我對牠微笑、和牠搭訕。我不知道在台北,對一個忙於Something、地位崇高的美女,我敢不敢這麼放肆?
我打開Messenger。一名在香港的投資銀行上班、位高權重地朋友對我說,「我真佩服你的勇氣,和放下一切、斷然改變人生的決心。」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叫錯了人。其實我膽子很小,也沒經過什麼「放下一切、斷然改變」的心路歷程。好像肚子餓了就去吃飯,我的決定其實很簡單。我很怕別人把我想得很悲壯,因為我容易笑場。別人把我的表情詮釋成悲傷,其實我只是香港腳在癢。我感謝朋友的讚美,但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思惟方式,還是在「Something」的模式裡打轉。那樣的模式是:我對我現在做的Something不滿,我痛定思痛要改變。我改變的方式是做另一種Something,而那種Something叫做Nothing。那樣的模式好像是不喜歡紅色的壁紙,於是用白色的壁紙把整面牆蓋過去。但我想做的,只是當一面沒人注意的水泥牆。
「那當水泥牆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他問。
「當水泥牆本身就是目的。」我說。
「這樣的目的有意義嗎?」
「意義可大了。它讓我們把多年來情願或不情願被貼上的壁紙一次清乾淨。讓我們重新感覺做一面牆的質地。Nothing像是在無人島上脫光衣服,可以幫我們恢復原來作為人的本能、品味、價值觀,和其他各種身體和心靈的機能。」
「這樣被動好像沒有在過生活!」
「我們都太努力『過』生活了,自己把自己搞得眼花撩亂。偶爾,你要什麼都不做,讓生活自然『發生』在你身上。餓了,就找最近的餐廳吃。下雨了,就淋一下。愛上了,就親吻她。失戀了,大哭一場。當你的水泥牆不再貼壁紙時,你就可以閉起眼睛,讓全世界在你身上塗鴉。」
在史丹佛的下午,我閉起眼睛,和一位年紀和我一樣,卻曾經得到癌症的朋友見面。她北一女台大哈佛大學,從小到大是專業的第一名。我們坐在草原孤樹下的野餐桌,講話時口中冒出熱氣。
「你還在大學教書嗎?」
她點點頭,「其實我現在的生活方式和你一樣。一個禮拜上幾堂課,其餘時間在家看書、寫論文。偶爾出門,和朋友見見面。」
「出去時自己開車?」
「我都坐公車,因為這樣可以走路,我需要運動。」
「身體還好嗎?」
「我每三個月回去檢查一次。目前都控制得滿好的。」
「你看起來很開心。」
「是啊。也許事業上沒什麼成就,但至少完全是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很少聽到在台北上班的朋友說:「我完全是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很幸福你知道嗎?」她停頓一下,說,「你不需要癌症來把你喚醒。你借一種溫和的方式,改變了你的生活。」
我點頭:「那種方式叫Nothing。」
我陪她走到公車站,看她上了車。我一個人走回校園,雨滴打在草地。優秀的朋友生病了、有錢的朋友不快樂、結婚的朋友不跟老婆講話、單身的朋友寂寞到自殺。在美國或台灣,我們這相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代,仍然在掙扎。我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現在是幾點、接下來要去哪裡。突然間招待所外面那隻超辣的鹿出現了!我微笑,跟著牠走下去……。
去做什麼呢?
Nothing。
〈刊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2005/01/17〉

人生路,不回頭

人生路,不回頭
來源:網路流傳
一個多年沒見過的女學生,突然跑來,要我幫忙向她的男朋友求情。
「妳要我去找妳的男朋友,當說客?」我不敢置信地問:「他不是向來對妳百依百順嗎?」
「是啊!是啊!」女學生直點頭。
那男孩子我認識,以前常陪這女生來上課。女生站在那兒畫石膏像素描,男孩就坐在旁邊看。女生畫不好,心急冒汗,男孩過來幫她 擦汗,一邊擦還一邊挨罵。
「現在情況不同了。」女生對我說:「都怪我,還是常發脾氣,一氣就要他走遠點。每次他走,都隔一下就打電話回來,問我還氣不氣。可是前兩個月,有一天,他走了,沒打電話,也沒回來,他再也沒回來找我,老師!你知道我多麼愛他,五年了耶!你看到的。現在他居然不理我了。」
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把男孩子找來。
「是不是有人要老師找我?」男孩子居然開門見山地說:「沒用的,她己經托了一堆朋友了。」
「為什麼?」我問。
「因為當我離開她家那天,我就告訴自己,這次絕不回頭。」
男孩子走了,我坐在那兒好半天,心裡很不是滋味,不只為調解失敗而不是滋味,更因為咀嚼他斬釘截鐵的那句話。
「絕不回頭!」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啊!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浪子回頭金不換。
從小到大,總聽到要人回頭這句話,好像一回頭,事情就能化解、仇怨就能消除,錯誤就能補償。可是,在同一時間,我們也總被灌輸一種「不回頭」的觀念。
小時候,聽人講鬼故事,說狐仙。
「沒修練到家的狐仙,還一臉狐狸像,後面夾個大尾巴,牠不敢正面衝向人來,只敢從後面拍拍你的肩膀,叫你的名字。」說的人瞪大眼睛:「所以半夜一個人在野地走,有人拍你肩膀、叫你名字,你可千萬別回頭,一回頭就會被牠一口咬斷喉嚨.....」
少年時讀聖經「創世紀」的故事,有個叫所多瑪的城市,因為罪惡深重,上帝要把它毀滅。但是所多瑪城裡有羅德一家好人,上帝就派天使去把羅德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帶出城,並對他們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沒想到羅德的妻子走在最後面,捨不得家園,偷偷回了一下頭,立刻變成了一根鹽柱。那聖經故事的插圖,我記得很清楚,一尊回頭的石像,直直地立在荒野之中,爬滿了藤蔓。
上大學,看了部當時名演員楊群的電影。片名忘了,只記得楊群飾演個很善良的醫生,因為受人陷害而被判死刑。
「我死了沒關係,可是我半生研究的醫術、藥方,如果不能傳下去救世人,就太可惜了。」楊群臨刑感慨地說。
好心的劊子手就教他:「我不能不殺你,但是可以給你點時間,回你的家,把藥方寫完,再下陰間。記住!當我手起刀落,你心裡默念你家鄉的地名,拼命往前跑,後面會有很多人叫你,你可千萬別回頭。」
醫生的魂魄就這樣跑回家,在他妻子的協助下完成了「遺願」。
大學畢業,在電視公司做了五年記者,每天報黃金檔的新聞,卻覺得愈來愈空虛、愈來愈不足。於是決定辭職,出國進修。我把想法告訴岳父。岳父來回喥著方步,說我人正紅,收入也高,捨不捨得?又有沒有把握在美國念得下去?隔了半天,他說:「我不反對,只是如果你決定了,就再也別回頭!」
岳父淡淡的這句話,真重,讓我背著,硬撐了一段艱苦的歲月,其間,國內的電視公司不知開了多少優厚的條件,我都「沒回頭」。
所以當男孩不聽勸,說他絕不回頭的時候,我怔住了。發現從小到大,我們「不回頭的時間遠比「回頭」的多,甚至可以說我們受到的教育非但不是「回頭是岸」,反而是「絕不回頭」。
今天下午,帶女兒去看星際大戰(Star Wars)這部喬治盧卡斯的「新搖錢樹」,是描述前面三集中男主角「天行者」(Sky Walker)的童年。跟母親一起身陷為奴隸的「小天行者」,有著過人的膽識,居然參加星際大賽車,得到第一名,而能獲得自由。小天行者的母親,送孩子離開的時侯,摟著兒子說:「你要勇敢,不要再回來!不要再回來!(Be Brave!Don't Come Back,Don't Come back!)。」
電影散場了。十歲的女兒突然問我:「爹地!小天行者的媽媽為什麼叫他不要回來?她難道再也不想看到她兒子了嗎?」我對女兒笑笑:「這個問題,爸爸以前也想不通,但是現在想通了。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不能回頭。想想!妳從媽媽肚子裡出來,能回頭嗎?妳出來就回不去了。」
時間是往前走的,鐘不可能倒著轉,所以一切事只要過去,就再也不能回頭。
回頭是危險的,一邊跑一邊回頭的人絕對跑不快,而且容易摔倒;總是回頭緬懷過去的人,就不容易開創未來。所以,這世界上即使看來像回頭的事,也都是面對著完成的。就好像我們出門發現忘了帶樣東西,你不會倒退著走回家,而是轉身回家。
「我們可以轉身,但是不必回頭,即使有一天,妳發現自己走錯了,妳也應該轉身,大步朝著對的方向去,而不是回頭怨自己錯了。」我對女兒說:「記住!人生路,是不能回頭的!」

你能不能睡柴房?

你能不能睡柴房?

◎劉墉/文

來源:網路流傳
今天下午媽媽去學校接你,車子才要轉進我們家的巷子,就看見校車正由巷子裡出來。

「天哪,如果你坐校車,比媽媽接你還快,」媽媽說。

卻見你一噘嘴:「可是我不能搭校車。」

「為什麼?」媽媽問。

「因為我趕不及,」你理直氣壯地說,「我先要去我的櫃子,把不用的書放好,還要把該帶回家的東西拿出來,等我弄完,校車已經開走了。」

「那麼別的同學為什麼趕得上呢?」媽媽又問。你聳聳肩。

聽你這麼說;爸爸緊張了,不是緊張你慢,而是發現你缺乏彈性。你什麼東西都要整齊、要完美,這原本是很好的個性,使你能精益求精,比別人更自我要求。只是你要知道,這世界並不都那麼整齊與完美啊。舉個例子,你今天如果穿得很乾淨、很漂亮地去旅行,中途遇上大雨,滿地泥濘,你能因為怕弄髒衣服就不走了嗎?如果你是中途遇上豪雨,當大家都決定冒雨前進的時候,你能堅持一個人留下來,等雨過了、地乾了,才動身嗎?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最近我看了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書,上面談到近期「相對論」的實驗,發現在一個水塔的頂端和水塔的下面,測得的時間都不一樣。連「光」都可能因為「引力」而彎曲,連時間都沒有一定的長短,難道你的時間反而是不能調整的嗎?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論語裡「深則厲,淺則揭」的那段話,意思是當人穿著衣服過河,水淺的時候還能把衣服拉高了涉水過去,但是如果水太深了,怎樣都無法避免弄濕,就只好穿著衣服下去了。連孔子都不能不看情況,調整他處世的方法,你又能那麼不知變通嗎?

還有,你記不記得,爸爸每次看到曇花開,都會急著寫生,那時候就算早有別的工作計畫,爸爸也會擱下來。為什麼?因為曇花難得綻放,綻放的時間又那麼短暫,別的事可以等,花卻不能等啊。儘管如此,爸爸拿著寫生冊,坐在花前,也要考慮優先順序。通常爸爸畫花,都由最左側的開始,為的是避免先畫好右邊,再畫左邊時,手腕會弄髒先畫好的東西。可是畫曇花就不能這樣了,爸爸一定由「花」開始畫,就算有葉子擋在花前面,爸爸也「讓開」葉子,先畫花。這又是為什麼?因為曇花一現,一個多小時過去,花就開始凋了,相反的,葉子卻不會有什麼變化。所以爸爸常在前一夜畫花,第二天才畫葉子。

想想,連畫花這麼一件小事,爸爸都要作許多「優先順序」的考量,你是不是也應該常這麼想想呢?再說個有意思的故事給你聽:當爸爸到成功嶺服兵役的時候,因為吃飯慢,每次要去盛第二碗,都發現只剩鍋底了,等爸爸把鍋底刮了又刮,盛半碗飯,回到桌子,又發現已經盤底朝天。後來爸爸才學會,在軍中大家「搶著吃」的情況下,第一碗只能盛半碗,吃前半碗的時候儘量吃菜、早早把前半碗飯吃完,好早早去鍋裡盛飯。

爸爸那時候真是好不適應,因為跟你一樣,爸爸是家裡唯一的寶貝,從小沒人跟爸爸爭。爸爸吃飯也跟你一樣,總把最好吃的部分留著,到最後才吃。你說,換作你,有一天跟人家去搶、去爭,如果堅持用在家裡吃飯的方法,是不是也可能吃不飽?你又能不像爸爸一樣,改成一開始只盛半碗的方法嗎?

孩子,這世界是充滿競爭的,你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幸運,就把幸運當成習慣。因為幸運不總留在我們身邊。你必須隨時告訴自己,今天我能作「豌豆公主」,明天我也能睡柴房。今天有媽媽來接我,我可以好整以暇,慢慢收拾東西;明天媽媽不能來接,我也能改成早早就利用休息時間,把第二天要用的東西安排好,放學時只要打開櫃子,放下一堆、拿起一堆,就趕往停車場。只有這樣,你才能稱得上「能屈能伸」;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放心,你有一天離開家,不會吃大虧。

勇敢面對生命的競賽


來源:網路流傳

客廳裡迎接他們,陪著女兒和男朋友,天南地北的聊著。

父親問女兒的男友:「你喜歡打球嗎?」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歡打球,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聽音樂。」

父親繼續問:「那喜歡賭馬嗎?」

男朋友:「不,我不賭博的。」

父親又問:「你喜歡看電視上的田徑或是球類競賽嗎?」

男朋友:「不,對於這些有關競賽性的活動我沒什麼興趣。」

男朋友離開後女兒問父親:「爸,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父親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對,但如果你想嫁給他,我則是堅決不贊成。」

女兒訝異的問:「為什麼呢?」

父親:「一般人養黃鸝鳥,絕不會將黃鸝鳥關在自家的鳥籠裡,主人會帶到茶館,那兒有許多的黃鸝鳥。這隻新的鳥兒,在茶館聽到同類此起彼落的鳥鳴聲,便會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這是養鳥人訓練黃鸝鳥的訣竅。」

女兒問:「這和我的男友有什麼關係呢?」

父親:「養鳥人刺激黃鸝鳥競爭的天性,來訓練黃鸝鳥的展露優美的歌聲,若是沒有競爭,這隻黃鸝鳥可能就終生暗啞了,不能發出任何叫聲,主要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鳥兒來與他比較。」

女兒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父親繼續道:「你的這一位男朋友,經過我剛剛與他的一番談話,發現他既不運動,也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賭博、球賽,排斥一切所有競賽性的活動,我認為,像這樣子的男人,將來恐怕難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對你嫁給他。」

太多人因為恐懼失敗,而不願意參與競賽,透過黃鸝鳥的啟示,我們終於了解,原來競賽的重點,不在於勝負,而在於每一次投入,都能讓自己更加成長。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給台北士林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2011_0719 給台北士林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這應該算是個放暑假的課程吧! 炎炎的夏日, 幾乎天天都可以有東西可以破紀錄, 只要一下雨也是破紀錄的大, 只要一出太陽, 溫度也是破紀錄的高, 這些紀錄, 往往都還比不上一個地震, 海嘯, 颱風... 等天災, 幾乎可以說: 現在只要有天災, 往往都是要破紀錄的. , 學習與這件事情, 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 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為, 時代不同了, 現在的社會變化比過去以往都快速, 大家要學習的, 不只是工作的技能, 知識的變化, 還要學會 "應變", 外界的變化變大了, 應變的能力相對也要變強, 知識的運用必須更有效率才行. 而對於一件事情的 "處置" 能力, 就變成解決方案, "設計" 這個工作, 其實, 往往都是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問題, 當人類想解決問題的同時, 其實, 很有趣的的矛盾點, 就是在創造更多的問題, 當下, 卻覺得好像在處理問題.


過去, 人類的生活, 並沒有什麼汽車交通工具, 你可以想像, 非洲上的原始森林的日子, 那是沒有汽油, 沒有汽車, 飛機, 冷氣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社會, 後來可能因為人類要解決交通的問題, 生活更舒適的問題, 其實, 漸漸的去發明了許多的東西, 然後使用日常生活的資源, 結果, 大量的使用自然界的資源讓人類過更舒服的日子, 結果就是造成了今天的現況, 天災都比以往要更大, 更可怕, 然後, 人類要更努力的研發更有效率的問題, 以解決更多自己以前所製造出來的問題. 如此這般的一直循環下去.


學習呢? 因為我們人類創造出了更多的問題, 其實, 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更多了, 所以得不斷的演進, 與進化, 最近大家時有耳聞的知道了 Pro/E 在去年底, 已經進行了產品更名的行銷行為, 這些新的名詞, 新的功能, 很誇張的呈現了許多, 還沒有加入這個領域當中的新人, 看不懂的問題, 說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再釋放與壓縮出更多的 "潛在價值", 這樣的解決問題, 也變成了大家引頸期盼的 "強大功能" , 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想強調的是, 學習的開頭, 起始的階段, 我就必須建議各位新加入或者準備加入這個領域的學員, 這是條不歸路, 所謂的不歸路, 不是不能退出, 而是開發出一個 "產品" , 這個產品不管有沒有被接受, 已經從世界上誕生了, 這個延伸出來的問題, 就必須被考慮, 否則, 未來可能會釀成大災難, 我想, 當初發明冷氣機與汽油引擎的人, 應該很難想像, 這兩個簡單的東西, 只是為了讓室內的溫度低一點, 另外一個則是為了讓交通更便捷一點, 卻演變成世界的災難源頭,這是很難想像的東西, 當然還有核能.


這樣說或許嚴重了點, 不過, "設計" 這兩個字本身其實是要解決問題的, 並不是創造出更多更大的問題, 只是大家當下都沒有想過這些問題而已, 所以, 新的產品研發觀念, 不僅僅是要具備有創意, 功能之外, 還必須具備環保與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甚至, 還有些產品被要求需要提供所有製程的 "碳足跡" 概念, 就可以想見, 產品開發的難度, 其實已經遠高於過去了, 想利用產品開發的觀念創造就業機會的各位, 需要用到的知識與觀念也將會更多, 所以, 大家更需要努力的學習啦!

 

McCoy 2011 0719 in ACER HQ Coffee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PTC 2011 使用者大會, 特別報導 (簡體版)

 
 

PTC(R)公司宣布成立西安中心

中国西安,2011年3月25日——PTC®公司今日宣布成立西安中心以支持PTC公司在中国持续、快速的业务发展。西安中心包括PTC服务学院和中国解决方案中心,是PTC继于2008年在上海设立亚太区总部之后在中国的又一项重大投资。PTC全球服务部部门副总裁Kurt W. Kuelz携PTC中国区众多高层领导,与西安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当地的重要客户、知名大学和教育研究机构学者一起,出席了PTC公司这一盛大开业典礼。

    PTC服务学院是PTC在内部设立的一所学校,旨在在西安培养未来的PTC服务领导者,为大中华市场提供服务。PTC服务学院招收来自中国大学的顶尖人才,接受严格的入门级领导力课程培训。作为初级课程结束阶段的考核,这些专业咨询人员必须向知名制造企业提供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业务的精进,他们陆续还会回到西安园区接受技术、专业领域以及领导能力的培训与开发。

    此次在西安成立的中国解决方案中心将作为PTC全球解决方案中心组织的分支机构,主要用以满足大中华市场的特别需求。该组织的其他分支机构还分布在美国、印度和波兰。目前,PTC解决方案中心主要提供基于PTC产业领先的Windchill技术的远程服务,特别是产品的安装、配置、升级、定制以及数据迁移等服务。PTC公司期望在中国业务增长的基础上,能够迅速扩张在中国的解决方案中心。

    PTC全球服务部部门副总裁Kurt W. Kuelz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西北重镇西安成立解决方案中心和服务学院。PTC始终致力于以PTC行业先进的产品为基础,帮助中国客户通过先进的产品发展进程提高其竞争优势。借助西安解决方案中心,PTC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我们的全球最佳实践来满足中国当地客户的需求。西安中心的成立将加强PTC与西安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当地带来最新科技的同时吸引更多当地人才加入PTC队伍。”

关于西安软件园

    西安软件园成立于1998年,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共批准11个)。2003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联合批准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共批准6个) 2006年西安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近年来西安软件园基地的总收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总收入达320亿元,出口1.5亿美元。截止09年底,软件园企业数量达到870多家,从业人员8万人。

关于PTC GSO 部门

    PTC GSO即全球服务部门。GSO主要为PTC全球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实施,其业务范围覆盖了各种行业。除了应用其强大的框架和最佳实践,在PLM战略实施的每一个阶段为客户提供指导外,GSO还在其在各行业的实施经验过程中提取出共同特性,反馈并集成到PTC的产品系列中。

关于PTC

    PTC (纳斯达克:PMTC)开发、销售及支持产品开发软件解决方案与相关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其产品开发策略并优化其流程。通过部署高度集成的PTC CAD与企业PLM解决方案,企业与机构能够更好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创建与管理产品信息,从而实现最佳产品开发的成功。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給台中站前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給台中站前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來自於麵包師傅:吳寶春 的自傳

這是我這個星期看的一本書, 講的是吳寶春麵包師傅在出道前的點點滴滴回憶, 還有學習當師傅之前, 所吃的苦與遭遇到的挫折. 書裡面提到了他參加比賽之前的願望, 一個人從國中畢業之後, 踏上台北的人生路途, 更重要的是, 他也跟大家一樣的迷惘. 沒有目標, 不知道明天這條路是不是還能走下去, 所以, 也曾經想放棄做麵包的念頭, 當下, 如果他選擇了放棄麵包師傅的鍛鍊, 可能今天台灣就少了一個台灣之光, 少了一個世界級的麵包師傅了.

我過去不喜歡看這類的書籍, 這幾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 特別喜歡看這類名人成功的報導還有回憶錄之類的書, 因為, 這類的書並不是吹捧這些有名氣的人如何成功的, 而是, 作者本身也好, 旁人也好, 記者也好, 他們幫這些名人所記錄下來的 "失敗經驗", 這些失敗的經驗可以讓許多的後進者知道, 也跟著避免失敗, 進而成功, 而不是只想著如何成功都不會失敗.

過去我在大陸的工程師, 想自行創業, 在大陸很紅的濤寶網上面賣小家電, 這些小家電因為過去他的工作關係, 認識許多的供應商, 但, 他也夠聰明的知道, 有些商品會過時, 這些過時的商品會造成廠商的庫存, 所以, 他就結合了廠商, 把這些東西拿來賣, 一方面解決廠商庫存的問題, 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創造利潤, 靠著這樣的模式, 準備大賺一筆. 我去了他家, 他也很熱情的招待我, 並且讓我知道他的模式, 他提出來一個想法, 如果這樣的營運模式繼續下去, 他可以運作一個自有品牌, 每天有可能會有幾萬的人民幣的營業額, 並且 ...

隨後我回來台北, 他又提出了說要用我的名字當人頭的構想... 這些 ... 代表著種種的狀況, 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 如果他的模式可以運作的話, 全中國老百姓大家都這樣運作就行啦, 創業之後就是業績高漲, 漲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算錢的速度, 你想, 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嗎? 其實, 我去了他家, 我就跟這個工程師 (後來他在工作時, 做到副總的職務) 說了, 創業當老闆我替你感到高興, 但是, 天底下所有創業的人, 哪個人不想賺錢? 但是, 真的所有創業的人都可以 "順利" 的賺到錢嗎? 那都沒有人賠錢嗎? 重點是沒有人願意賠錢, 卻是大家都賠過錢, 難道賠錢的人自己願意嗎? 有誰會笨到把錢拿來賠給人家, 創業要賠錢, 誰會想創業, 這個邏輯很簡單, 但是如果反過來說, 那會是...

別人都是笨蛋, 自己最聰明, 因為那位工程師就跟我說, 他的商店, 一個月就要賺錢, 半年後就要擴大成為品牌, ... 我說, 如果可以撐過三到七年, 那就是好的開頭了, 因為中小企業創業, 最困難的是前三到七年, 這是個統計數據, 許多的公司都曇花一現, 剛開始很好, 結果就不了了之了, 而我的這位工程師之後呢? 也是 ...

整個主題我想分享的是 "三分鐘熱度" 這是很多人學習的障礙和瓶頸, 並且還不自知, 甚至不想承認, 然後就選擇了放棄, 學習的開頭, 肯定是痛苦的, 如果你抱著好玩來玩玩的心態, 那將會是災難的開始, 但是如果你想學會一個技能, 並且你也覺得沒有機會可以學到好的觀念, 那這個課程, 到第二階段的結束, 你一定可以學到你想要的東西, 只是你是不是有恆心與毅力, 可以跟吳寶春師父一樣, 有拼世界級的決心, 把一個技術學起來, 當成以後的飯碗. 千萬記得, 天底下沒有人會笨到賠錢創業的, 會賠錢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想學會一個技術, 又不想付出代價, 就是那個創業一定賺錢的想法了. 簡單說, 天底下的午餐都是要付錢的, 沒有白吃的吧!

來上課的人, 請準備付出您的代價與努力吧! 加油!

McCoy in TCH THSR
2011 0707

給彰化分校結訓同學的一封信: 從「和尚賣了法拉利」講起

給彰化分校結訓同學的一封信從「和尚賣了法拉利」講起


這是一本非常棒的翻譯書, 書名當中看不出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不過, 書名取得非常棒, 因為你想, 連和尚都有法拉利可以開的時候, 那會是個什麼樣子的社會呢?「圓滿人生的七件事情」是這本書所強調的主題, 但是, 在此, 我並不想重頭到尾的說這本書.


這是我幾年前在早上起床時, 聽警廣的主持人在早上四點至四點半時, 所播送的一本書的內容, 聽這廣播也是無意當中讓我聽到的, 那時我都非常早就起床, 往往是四點多, 最遲不超過四點半, 然後開車去辦公室, 路上就聽到這個內容, 後來我乾脆直接找了這本書來看, 後來, 看完之後陸陸續續我還重複的看了兩三次, 並且, 這些還不算我「錄音」的次數, 因為我後來想把這本書分享給別人, 又想訓練自己的講話, 所以就拿這本書來朗讀, 並且把聲音錄下來檢討, 當然, 錄音不可能是一次就可以錄好的, 所以, 過程我又看了幾次.


這七件事情當中, 有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 就是「花香」, 你應該讓自己看起來或者讓別人感覺起來, 好像聞到非常舒服也很香的花香味, 但是, 花本身並不是聞到花香的人所栽種的, 原因是你自己也是花園, 一個花園在種花的時候, 並不是去想像要讓多少人來聞的, (比喻成自己的修行, 與對自己的要求) 但是散發的花香, 卻吸引著想要這個味道的人們靠近. 而你自己卻是基於滿足別人的想法, 或者是服務他人的想法, 積極的生活, 成長, 開花, 讓人感受到你的香味與存在.


這是個意境, 意味著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與精進, 人生的目的, 不正是這樣嗎? 如果你只是為了別人而活著, 那原因也只能是: 想要服務他人, 而不能是要賺別人的錢, 更不用說想害別人或陷害別人; 我想說的事: 學習的道理與教育訓練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想求得更精進的技術還是學術觀點, 你還是得戰戰兢兢的每天不斷練習與反覆的思考與應用, 任何一種技術往往都是基礎不斷的磨練與鍛鍊而演化出來的, 甚至可以說, 任何一種技術, 往往都是這些基礎演化出來的, 沒有功夫是直接在世界上蹦出來的, 我想這個道理非常的簡單與明瞭.

各位學員在各個領域或者各行各業當中, 也許你已經打混多年, 就算不是老鳥的經驗, 至少肯定不是菜鳥等級的工夫, 這些技術或者行業的知識, 也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知識或者資歷的, 千萬別認為沒有用處, 或者一無是處的讓自己感覺很沒有信心. 我想說的是, 你過去的資歷與經驗, 可以隨時準備好與他人分享, 因為那對別人來說, 也是個難得的經驗與分享, 這些分享就像是花香一樣可以讓人覺得是舒服的, 到也不一定是規定在 Pro/E 的領域還是某個專業的領域當中.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園, 只是你願不願意拿出來與他人分享而已. 這個社會因為人心太過於複雜, 所以, 大家都怕被傷害了, 所以無形之中也傷害了自己, 你不想與他人分享, 反過來你想分享他人的經驗的時候, 往往就沒有機會; 另外, 如果你是真心誠意的, 我建議你可以直接的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不用擔心對方會產生反感, 因為, 有些時候你想幫助他人, 但是, 他人卻也不知道自己經常所犯的錯誤, 當你發現你的一句話可以稍微的協助一個人的時候, 不用在意也不用太擔心對方, 也許對方正需要你的這一句話, 那就不用擔心會傷害別人, 或者擔心自己會受傷, 因為花香的飄散, 並不因為你想聞還是不想聞, 你可以決定, 而是, 花朵本身就一直在那邊飄散著他的花香, 只是靠過去的人可以直接聞到而已, 而這些可以聞得到的人, 正是有緣的人; 所以當你發現你身邊的人如果需要一點點的協助的時候, 你可以不用擔心被傷害的問題, 打開自己的心胸去說上兩句話, 也許, 你會得到更多也說不一定.

學習, 也不一定只有課堂上的知識, 其實大家都相互的在學習與交流著知識與經驗, 這就是社會, 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與他人互動的生活在社會上, 那為何不提升自己的層次與境界, 選擇擔任發送散播花香的角色呢! 相對的, 當人們知道你的心態時, 也會反過來幫你灌溉你的花園的時候, 可以得到花香與花園的人們就會更多, 好的循環就會更大了, 當然, 反過來的循環也相對的一樣大, 不是嗎? 我期望大家可以相互的交個朋友, 未來在社會上有機會可以相互的幫忙, 因為這畢竟是個難得的機會與緣分, 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有機會相互協助的, 這點只有時間來證明, , 也需要自己留個好的開頭吧!


我期望社會上有更多的人有正確的觀念願意分享, 可以讓我接觸到並且學習到更好的觀念與經驗, 很可惜都沒有, 甚至可以說少得可憐, 反而往往都充斥著八卦媒體的評論與批判, 造成後進者的學習障礙, 這樣的社會, 其實, 對整體的人民是不好的, 也會有不好的循環, 只是我個人的力量非常的有限, 只能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 未來, 我仍然期望著, 社會上有更多的人願意分享正確的人生觀與想法的人跳出來說話, 而不是關起門來不願和別人交流, 其實, 許多的人往往都忘記了自己擁有的優勢與經驗, 而擔心自己的經驗會被別人恥笑, 所以不願意分享或者打開自己的心防, 這樣的心態, 對於想做研發設計工作的人來說, 往往都變成了心理的障礙, 而無法讓人可以了解你的理念, 這樣也會對於工作有影響與妨礙的.


這是我在往台北的途中, 想與大家分享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對自己的自信應該有信心才是.

McCoy in local Train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大陸高鐵的「提早開車」

你可以想像嗎? 如果你買的是一張 12:00 準時開車的京滬高鐵車票, 你最遲幾點之前須要到達月台呢? 台灣來的客人, 多半不會猶豫的說: 開車前到就行了, 這個答案在台灣也許是對的, 在大陸呢? 卻是錯誤的.
 
為什麼? 因為大陸的高鐵準點的定義與我們所認知的並不相同, 它們的準點包含了「提前開車」的範圍, 所以, 大陸的高鐵可以提前開車的, 如果你用台灣的觀念去大陸搭高鐵, 你肯定會吃鱉, 因為, 它們搭高鐵的流程與搭飛機一樣, 得先進站去等, 然後上月台, 上月台就等同於搭車了, 你不能在月台上閒晃, 當你要上月台前的電梯前, 就會給你驗票了, 如果你不是這班車的乘客, 你是上不了月台的, 並且, 如果你想「提前」到月台去等車, 這也是不被允許的, 車站本身有五到十分鐘的「公差時間」例如: 你買的票如果 12:00 準時開車, 你得在 11:50 前到月台前去等著「檢票 (我們這邊說: 剪票)」他們也許在 11:55 就會在月台前公告 12:00 這班車停止檢票, 意思就是不能再進去了, 你進不去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也許車子在 11:55 已經開車了, 這就是準時, 我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準時觀念.
 
也太準時了吧, 時間一到, 列車早就不知道在哪邊了, 如果每個站體都這樣提前幾分鐘, 整段列車的運作, 在春節的時候大運量的「春運」可以調整的彈性就很可怕呃, 另外, 還有個更可怕的, 就是他們的高鐵在「重運量」時段, 不是只有「加掛車廂」這樣簡單處理的, 而是直接加掛「整列車」也就是說, 高運量的時候可以有兩倍的運量可運輸旅客, 我覺得光是這兩點, 我們的台鐵就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可以加以模仿了.
 
大家都在討論大陸經濟起飛, 觀念跟不上時代, 我看, 其實有許多的地方是我們並沒有想到, 也沒有見識到的, 普遍性來說, 大陸的全民因為地大物博, 想把全民都教育提升, 也許不用很高, 只要跟台灣一樣就行, 我想這就有很大的困難, 但是, 在一些城市的管哩, 還有大量的公共事務的處理與管理方面, 台灣的精巧, 小而美的角度來看, 的確看不到需要想像或者思考得到的, 例如台鐵在各個節日的運輸量處理能力上, 我覺得就被綁死, 加開再多的班車, 都無法彌補也無法滿足需要, 或者說, 加再多的加班車, 還是加不了一倍的運量, 那為何不直接加倍的加掛整列車呢? 或許提早開車這個觀念實在因為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但是, 是否可以有些變通的作法呢?
 
為什麼我們台灣的火車最多就只能八節或者十節? 為什麼就是不能十六節還是十五節? 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不想改變, 因為不改變, 也不會對現狀有什麼衝擊, 或者說影響, 所以並不想改變, 而且你當客人也只能被迫接受, 因為你也找不到第二家台鐵, 他怎樣, 你還是都得接受, 這點, 我在幾次的彰化站誤點已經深深的感受到台鐵的濫, 已經爛到無可以救藥的地步, 因為延誤, 我已經被迫增加了許多的高鐵往來成本, 而這些成本, 如果不反映給台鐵, 他們根本無關痛癢, , 它們也不想提供管道給你反映的, 因為給你反映了這件事情, 對它們並沒有好處的. 我覺得, 以台灣的公共工程來說, 台灣的高鐵雖然風風雨雨, 但是, 應該是僅次於台北捷運之後的另外一個公共交通可以賺錢的指標型建設, 台鐵的爛攤子, 這些大老根本無能為力去管理, 連現在交通部撥款補助各車站的更新施工就可以看出來, 台鐵人花政府的錢已經花得很習慣的, 不用想跟它們要求品質, 因為它們就是標準, 如果以我來看各個車站的墊高施工應該沒有一站可以驗收通過的, 因為根本就是亂做, 做完之後, 馬上就可以用, 所以根本不管好還是不好, 做完之後你過一個月去看, 你根本看不出來是新的還是舊的?! 為什麼? 因為做好之後的品質跟八十年前的品質是一個樣子, 讓你根本分辨不出來, 如果高鐵與台北捷運是這樣施工的品質, 我想, 不知道多少立法委員還是市議員會跳出來罵翻掉這些主管, , 台鐵的並不會, 而這些市議員, 還有立法委員並不會去搭台鐵的區間車, 每站都去看看, 不要說驗收了, 就是去看看都不會, 所以你只能接受.
 

我只能說, 台鐵這個濫坑, 如果要進步, 還是要換個腦袋吧! 不要抱怨太多了, 我等下還是得去搭最後一班區間車, 罵得太多自己會得到報應, 等下又搭不到車的話就麻煩了!

 
McCoy 2011 0705 23:38 on THSR 762

Car 1/ 10A 265 km/hr 有感而發的寫下這篇文章

人生 vs 開車/ 我的半年 “鐵道人生”

--- 人生 vs 開車/ 我的半年 鐵道人生

你還記得你的 第一次上路當下的感覺嗎? 不管是騎腳踏車, 騎機車, 開車, … 都好, 當下的感覺與感動還在嗎? 把這些經驗還有開車比喻成學習 Pro/E 的經驗, 其實, 再好不過了.

為何我這樣說? 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吧! 你的人生很完美嗎? 如果你的回答: 是的, 那其實就是個不完美的答案了; 如果不是, 那很有可能你已經擁有了完美人生的基本條件. 因為某個人的「人生完美」, 並不是因為都沒有其他的風風雨雨而完美, 反而是因為他的人生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 才造就了完美的人生. 所以, 如果當你覺得你的人生並不完美的同時, 其實, 你正在享用著你的「完美人生」而不自知呢!

學習 Pro/E 的過程, 已經經過了兩三個月了, 這個課程也將在暑假開始的時候結束, 您的駕駛技術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讓你勇敢的上路呢? 這條路, 是你的人生道路, 沒有限制, 也沒有同伴, 只有你自己, 唯一的規則就是: 也沒有規則. 現在的你已經要上路了, 你感受到何種的感覺呢?

夏天的夜晚, 因為接近暑假, 許多的學生都放假出來, 也比較晚回家, 所以很晚的街道上, 還是很多的人, 甚至有人不想回家, 逛大街呢! 常常可以見到高速公路上的慢速車開在快車道上, 影響別人前進, 也有在慢車道上, 急速行駛超車技術的駕駛, 當然, 也有的人車子很好, 也有人車子很爛, 也有高級的大型巴士, 偶爾也看得到大型的卡車, 聯結車, 拖板車, 工程救險車, 拖吊車, 各式各樣的車, 甚至我還看過牛車與機車在高速公路上跑的哩! 人生的路想怎樣走, 就好像在道路上 (不一定是高速公路上) 你想打造何種能力? 購買何種交通工具去行駛呢? 當然, 想擁有好的交通工具之前, 您還是得學會駕駛, 就好像現在的 Pro/E 一樣, 但是就跟真實的社會現實一樣, 許多的人學完了駕訓班的所有課程, 也順利取得了駕駛執照, 卻還是不敢上路的, 在所多矣. Pro/E 何嘗不是如此呢?

其實, 開車的狀況不止於此, 因為, 同樣一條路, 可能會因為時間, 天氣, 狀況, 通過的人, 有所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這就是應變的能力, 也是你的適應能力的反應, 可能前一部車子經過的時候, 風平浪靜, 但是, 下一秒鐘, 卻是因為山崩把路給淹掉了, 國道高速公路幾年前不就上演這齣戲碼, 或者起霧, 或者颱風天下大雨,… 你學習完 Pro/E 之後, 你預計需要有多少的適應期呢? 還有使用何種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你即將面對的產業呢?

今年上半年, 我的「鐵道人生」過得痛苦, 鐵道: 台鐵與高鐵, 還有高速公路, 鐵路包含了彰化到台中的區間車, 莒光號, 還有台北到基隆的區間車, 不論是最早四點多的那班車, 還是最晚的十二點半的那班車, 都在我的搭乘之列. 這段「跑路」的過程, 讓我多出了許多的思考時間, , 也是我補眠的時間, 高鐵呢? 則是涵蓋了最近才通車的「京滬高鐵」看來, 我的「驛馬格」的命, 又開始要快馬加鞭的跑了, 這兩天我看了些資料還有書籍, 讓我聯想到的是工作的績效與時效, 因為這段時間的趕路, 其實我付出的不只是搭車的時間和金錢, 其實還包含了我其餘的工作績效, 這是對我來說損失最大的一部分, , 因為上課, 我覺得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那就是見值得去做的事情, 希望大家有機會一起討論課程的同學們都能夠真正的學到想學習的東西才是. 至於損失的部分, 我個人只好「笑納」了吧! 有空的時候我看了些名人與藝人的報導, 說實在的, 過去我只看名人的報導, 對於那些藝人, 我猜想可能也只剩下八卦新聞可以看了吧, 心理面其實因為不滿也不服氣, 所以不曾好好思考過為何當藝人的人可以光纖亮麗的擁有大多數人的眼光與羨慕呢?

最近我其實想把我自己形容成藝人, 因為跑場趕秀的上課方式讓我疲累不勘, 但是, 我總是想到, 應該有人比我更累吧? 這兩天想通了, 就想到了藝人這個工作, 我發現它們成名的藝人其實真的過得比我充實一百萬倍吧, 更別說那些成功的老闆或者名人了, 有些藝人默默無名的好多年, 的確生活也過得很困頓, 但是, 他們的熱情, 還有為了表演所吃的苦, 吞下的苦, 往往都不是用想像可以理解的, 更別說那些要辦演唱會, 還有要出唱片, 還得跑通告的稍為大牌一點的藝人, 他們的一天應該如何過下去呢? 不過我想說的並不是這些, 而是那些大牌的主持人或者演員, 他們錄影與拍電影的過程, 不就像是我們玩 Pro/E 與學習的過程嗎?

那些做了幾年的節目, 還有連續劇, 不是時間到了就繼續要拍下去, 拍得不好就是要 NG 重來, 再錄一次, 然後, 你就會發現, 大者恆大, 小者恆小的道理了, 大牌的藝人, 定期與定時的演出一些劇本, 不管賣座還是不賣座, 總是不會讓人忘記他, 但是, 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演技一直都在進步當中, 有好的劇本時, 就會是他的機會了, 那些小牌的呢? 有機會可能也會因為她的演技不好, 而失去這些機會, 換句話說, 你如果當藝人, 你想當的是大牌的藝人還是小咖的呢? 但是, 大咖的藝人卻是忙得要命, 整天就是跑來跑去的, 有些藝人一天要跑三趟飛機, 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工作, , 我想「我的想像」應該沒有辦法理解這樣的工作會有何種績效, 因為我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有得時候為了一個課程, 我當天趕場的話, 會因為心靜不下來, 無法繼續的, 所以我的修練功夫還是沒有到達「C咖」的境界, 那麼, 我是如此的話, 剛剛才準備上路的各位學員你呢?

加滿油準備上路是必要的, 但是, 請把「當A咖」的大牌心態也一併的準備好吧! 因為如果你真的踏上了這條路, 我的鐵道人生, 一天不過就是五六百公里的路, 當你的人生進化成了飛龍在天的「飛機人生」時, 你的一天可能會是五六千公里吧, 到時候, 你得怎樣準備你的飛機人生呢? 但是千萬別在你的人生路上搞飛機才是.

謹以此文, 祝福彰化分校的各位結訓的同學, 都在課堂上學到了該有的基本功夫, 以準備應付未來的工作, 也謝謝各位學員這幾個月來的努力與付出. 更希望還有機會為彰化分校繼續服務.

 

McCoy 2011 0705
in 彰化分校旁的7-11 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