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tc Weekly Report: 創意與技術能力 (給新莊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創意與技術能力 (給新莊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創意與技術能力 (給新莊分校同學的一封信)

 

創意對於許多的人來說, 只是定位在自己發想的想法上面, 其實, 這或許是對的, 對的地方在於這可能只是整個創意的一個小部分, 簡單說, 例如電影, 拍攝電影的導演與編劇, 可能會影響整個電影是否賣座, 這些人, 其實才是真正的創意工作者, 並且, 要把創意給「量產」, 從事這類工作的人, 要把創意當飯吃, 要把創意當作產品來輸出, 基本上, 就是在說, 如果沒有這些產品, 可能當事人會因此餓死, 這類的工作者, 過去, 或者現在, 我們稱它們為「藝術工作者」例如: 音樂人, 節目製作人, 畫家, 舞蹈家, 導演, 表演藝術家, 甚至街頭藝人等等..

 

這一類的工作者, 往往受限制於創意的產品數量, 我想說的並不是評論這些工作, 而是, 今天在座的每位同學, 其實也是這一類的工作者而不自知, 因為你即將加入這個領域, 把相關的觀念與想法說說, 談談弄個清楚, 也不是件壞事, 只是, 你即將加入這個領域, 自己也不太清楚, 或者已經在這個產業當中的工作人, 也不知道, 因為, 媒體甚少著墨於此.

 

想想奧運會的大會, 開幕式, 閉幕式的表演, 這些協調與準備的工作必須在將近兩年的時間就開始進行創意的討論, 協調, 改進, … 這些工作的工作者, 當下第一個想法, 就會用在最終的表演節目上嗎? 我想, 答案很肯定的是不會的, 又例如: 蘋果的手機, 創意的發想, 過去都是賈伯斯的想法與創意, 這些想法與創意一開始就可以存在到產品被完成嗎? 答案也是很肯定的不可能, 那麼, 這些例子, 給你何種的想法呢?

 

迪士尼與皮克斯的動畫電影, 也是你漫畫家畫兩筆, 直接把你的故事畫成了動畫, 就可以被放上大銀幕的嗎? 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一般來說, 一個故事要被確定並且被放上銀幕, 這個過程必須經過無數次的修正與討論, 最後, 再經由高度的合作紀律與執行, 才能被完成, 這一類的報導已經在許多的媒體當中被討論無數次, 如果, 一部動畫電影, 是由一個人可以獨力完成的, 那麼這個人的工作, 肯定要非常的有效率, 而且要非常的有效率, 一個人可能不只要當十個人用, 甚至上百個人用, 才有可能可以順利的完成. 可想而知, 這樣的作品, 就必須要有個非常完整的溝通紀律與執行的紀律在維繫.

 

溝通當然沒有問題, 執行, 那就真的要有技術來支持了, 不然, 隨便一個人畫的圖面, 處理過的事情, 只有當事人知道, 別人要使用這個已經完成的工作資料, 甚至要找到檔案都找不到, 這樣的執行紀律是不可能被使用的, 很可惜, 我們一般在使用軟體與操作軟體的觀念都停留在此. 如果又把這些想法帶到工作上, 那將會是場災難, 更別說要完成一個作品了.
 

許多的同學對於學習設計軟體, 都把學習的重點放在軟體的操作指令上, , 這也只是對了一個小部分, 和前面的話題是一樣的, 這只對了一個小部分, 並沒有全部都對, 因為你必須知道, 開發一個產品, 應該有的流程與相關的知識, 才有可能可以完成, 甚至做好這個工作, 因為開發一個產品, 整個流程當中, 並不是以「建立模型」為主要的工作重點, 雖然, 這也是個重點之一, 很可惜, 並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會是全部的工作, 這點我必須要在此提出這樣的說明.

 

軟體的指令固然是重要的一個部分, 但是, 研發設計的整個流程其實也是個重點, 我們有許得的人學習軟體都不是以「開發出一個產品」為主要的想法, 而是以「先學起來再看看能做什麼」的想法在思考, 這是對於整個學習的過程最大的傷害, 也是學習完成之後, 無法真正適應社會與工作任務的困擾所在, 以至於造成了「學完」之後, 找不到工作的困擾, 在此, 我只想提出, 「學海無涯」的想法, 這個「學完」的定義該是如何定義出的呢?

 

如果給你一把螺絲起子, 你該如何說這把起子你已經學習完了? 你怎知道這東西以後可以幫你做何種工作呢? 這個觀點用在設計軟體的學習, 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學完了一個設計工具之後, 你期望這個設計工具給你何種的好處還是獲利? 就好比學會如何使用鉛筆之後, 你要畫什麼東西一樣, 你想畫什麼東西, 做出什麼產品, 是不是應該要再有另外額外的專業知識, 或者產業的知識呢? 而不是你已經學完了, , 仍然找不到 (或者別人不給你) 合適的工作.

 

技術的要求與想法, 如果不能深植於你的學習之初, 你將無法好好的運用這個工具帶給你的好處, 有時候還會對你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響, 這個想法, 與古代習武的道理是一樣的, 習武之人除了必須要好好的鍛鍊腳底的基礎功夫之外, 對於內心的涵養, 武德的培育, 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絕對不是學習了一身的武藝之後, 到處找人比武, 遇到事情就隨意的出手傷人, 我想, 這些才是真正習武該學習的東西, 而今天在此學習, 我想提出的也是相通的論點與想法, 千萬別以為自己已經一身的武藝, 卻急著找人比劃比劃, 殊不知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人外有人, 天外還有天的道理.

 

相反的, 如果你也接受這些觀念, 潛心修行, 不間斷的練習, 心境保持著謙虛平靜的態度, 你將會學習到許多在書本上, 所學習不到的想法與境界的體悟, 對於創意的設計工作, 也將可以更得心應手的適應.

 

McCoy in TRA 11xx

To XinZhu Vehicle

沒有留言: